上海市技师协会

黄琴,女,1974 年 5 月生,汉族,上海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养老 护理技师;1992 年 8 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护理部培训员、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黄琴 1992 年 8 月—2003 年 11 月为上海市第二 社会福利院护理员,2003 年 11 月—2007 年 4 月为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2007 年 4 月 —2011 年 3 月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班组长, 2011 年 3 月 至 今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培训员。2012 年黄琴成为 上海市养老行业首批技师;2014年成立“黄琴工作室”,成为工作室领衔人。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机构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 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中国已经迈 入老龄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养老已成 为重要的模式。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形式,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饮食 起居、清洁卫生、生活照护、健康管理、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

养老机构的发展将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用多元文化与健康养老融合, 充分引入医疗资源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标准的陆续出台,对养老机构的服务项 目、服务质量、人员资质、管理水平、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养老服务事业迎来了新的挑战, 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等,严重制约了我国 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梦想从坚持开始

1992 年,机缘巧合下,黄琴接触到了民政福利事业。18 岁那年,她成为 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一名护理员,日常工作就是照顾、护理与她同龄的 社会孤残青年。面对日复一日的擦身、洗漱、更换尿布等工作,黄琴曾抗拒 过,甚至想要放弃。可每每念及这些孤残青年,黄琴一颗善良的心又动摇了, 想到他们缺失亲情,更需要照顾、关爱,她又默默选择了坚持。

护理工作又累又苦,坚持不易。万事开头难,黄琴总为自己鼓气:“别 人能做这份工作,我为什么不能做?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正是 这种不服输的性格,让黄琴坚定了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

2003 年,黄琴从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调至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从 护理孤残青年到护理老人,服务对象不同,护理重点各异,让初来乍到的她 深感理论知识的缺乏。在工作之余,黄琴潜心学习养老护理知识,刻苦钻研 操作技能。不久,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黄琴先后获得了养老护理员中级、 高级及技师资格证书,并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操作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成为 上海养老护理队伍中的佼佼者。

事业从用心起步

面对工作,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坚持到底的恒心外,还需时时做个 “有心人”,黄琴对养老护理工作就非常用心。她还是一名护理新手时,护 理巡查时耐心与老人聊天就成了家常便饭。黄琴不仅熟记每位老人的健康状 况,还会留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喜好:喜欢什么食物,衣服什么尺码,甚至 洗发水的品牌都一一记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便黄琴更换了部门, 她服务过的老人们还是惦记她,乐意嘱托她代购日常用品。对老人们来讲, 这是一种习惯;从更深层次来讲,这更是对黄琴深深的信任与依赖。

除了用心,黄琴也十分善于观察和思考。面对长期使用轮椅的老人,黄 琴将气圈垫在座椅上,这样既能减轻老人尾骶部受压,更大大降低了生疮的 可能性;面对长期卧床需要鼻饲的老人,她制定了特别护理方案,包括定时 定量的营养附加餐、每两小时更换卧位、每天三次肢体被动康复训练;面对 糖尿病老人,她要求护理员必须在老人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帮助或提醒老人 进食,从而降低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多年的护理经验,让她提炼总结了“四 心”服务和“五勤”工作法。她对老人的用心、用情,使她成为养老护理的 行家里手。

20 余年的护理职业生涯,也让黄琴感受到老人的无助和子女的无奈,更 感受到自己肩头的担子沉重。一位李老伯,刚入院时全身有大大小小十几处 的压疮,有的深达骨骼,还伴有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创口愈合艰难。 更让人束手无策的是,李老伯的四个子女都在国外 , 一年也来不了几次福利院。 了解这些情况后,黄琴为老人制定了特殊的饮食和护理计划,并耐心地手把 手指导班组其他护理员操作。三个月后,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李老伯 身上的压疮慢慢愈合了,远在海外的老人家属特地为黄琴送来了锦旗和表扬 信。黄琴常说:“养老护理员就是替天下子女尽心尽孝,让老人安享晚年的 职业。”于是,她也像子女般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陪伴着他们走过人生的 最后旅程。

创新从细节入手

养老护理工作是个技术活,也是“良心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住养老人中,90% 以上为失智、 失能老人。黄琴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她结合多年养老一线的工作经验,从失智、失能老人的个性化需求 着手,先后创新和改良了 6 项护理用具,包括输液导管保护用具、手指分隔握力具、偏瘫老人助步鞋、 卧床老人隐私裤、床护栏保护软垫等,在临床使用中得到了老人、家属和护理人员的认可与好评。其中, “输液导管保护用具”还荣获了 2015 年度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技师协会颁发的职工优秀创新项目 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护理小革新,却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大难题”。

在输液过程中,老人的手常常会不自主地晃动,经常造成针头滑出,使 用夹板或保护带 , 老人的肢体会产生不适,冬季输液还会引发感冒等。面对 这一困扰,黄琴想到了用塑料饮料瓶、棉布等简单材料制作“输液导管保护 用具”。该用具不仅便于护士固定针管和巡视观察,也让老人感到温暖、舒适, 更免去了老人反复被扎的痛苦。

护理员在帮助偏瘫老人康复锻炼中碰到引导抬腿的难题,黄琴又有“巧 思”,她想到用鞋套加装两根长带子的方法,制作了“偏瘫老人助步鞋”, 为老人康复锻炼提供了基础保障,也大大提升了护理安全系数。

2010 年 7 月荣获“第六届(2007—2009 年度)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0 年 11 月荣获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奖

2012 年 10 月荣获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第四名

2012 年 10 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2012 年 12 月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3 年 11 月荣获全国第二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

2014 年 9 月荣获“第八届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称号

2015 年 4 月荣获“2012—2014 年度上海市民政局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5 年 4 月荣获“2010—2014 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6 年 1 月荣获“第二批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2016 年 11 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8 年 4 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8 年 11 月荣获“2018 年上海工匠”称号


工作室概况

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全国技术能手黄琴在护理培训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 的优势,以“劳模带徒”“技能实训点”为载体,为护理人员定期开展专业 培训和技能比赛,对徒弟进行重点培养与带教,对各大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 提供临床实习带教,为各区县、民营养老机构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培训, 全面促进养老护理队伍的专业化、精细化及规范化。同时,工作室还组建了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示教队伍,全面促进行业学习型专业护理队伍的 发展。

技艺由徒弟传承

2014 年,以黄琴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正式成立,充分发挥黄琴多年一线工 作经验优势,以“劳模带徒”的形式,更好地传授护理技能、传承劳模精神。 五年来,黄琴先后与 14 名青年护理员签订了“师徒合约”,毫无保留地传帮 带,指导他们日常护理工作,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项护理竞赛。

“护理工作虽然平凡,但要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做细、做精、做到极致,必须要用心、 用情、用尽全力。”这是黄琴在带教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徒弟们始终铭记于心的教诲。

14 名徒弟在黄琴的用心带教下,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已有 1 人取得技师资格,5 人取 得养老护理员高级证书,3 人荣获上海市“民政系统技术能手”称号,并在全国和上海市的护 理竞赛中屡获佳绩。

作为工作室“掌门人”,黄琴还承担了单位 200 多名护理员的培训任务。她创建了循环递进、 情景模拟等培训模式,帮助新进护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护理岗位技能。同时,作为“上海市养老护理员技能实 训点”的“带头人”,黄琴还承接了多家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各区敬老院及对口援助民办 养老院的培训任务,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跟班实习等带教模式,形成了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 操作规范和沟通技巧相融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得到了受助方的良好评价。

近三年来,接受“黄琴工作室”培训的受益者达一万余人次。“黄琴工作室” 在上海乃至全国养老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提升上海养老行业整体护理 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暨上海市民政老年医院)始建于 1979 年,是隶 属于上海市民政局的三级养老机构,核定床位 600 张,以收养社会孤老、退 休孤老、自费寄养老年人为主,其中失智、失能老人占 90% 以上。上海市第 三社会福利院内设失智老人照料中心、介护老人照料中心、介助老人照料中心、 医疗康复中心(民政老年医院)。其中,失智老人照料中心是上海市民政局 通过“十一五”市府实施项目于 2008 年立项新建的全国首家服务于认知症老 人的专业机构,也是与荷兰鹿特丹市社会事务和就业局合作交流的重要项目, 是上海市民政局在老年人失智照料领域的专业培训、实务研究基地,也是引 领上海市失智老年人照料服务的示范窗口。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积极探索标准化和本土化的养老护理服务,根据“四大中心” 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状况进行分类服务,突出护理重点,形成了鲜明的为老 年人服务的特色。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在照料理念方面,不断创新,保持老年人残存功能,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在照料管理方面,形成了全院护理质量监控网络,建立了“防噎食、防跌倒、 防压疮”的“三防”监控等护理措施;在照料技术方面,在行业内较早建立 起压疮预防监控体系等,充分显现了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邮编 200051
邮箱 jsxh1800@sina.com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

黄琴,女,1974 年 5 月生,汉族,上海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养老 护理技师;1992 年 8 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护理部培训员、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黄琴 1992 年 8 月—2003 年 11 月为上海市第二 社会福利院护理员,2003 年 11 月—2007 年 4 月为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护 理员,2007 年 4 月 —2011 年 3 月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班组长, 2011 年 3 月至今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培训员。2012 年黄琴成为 上海市养老行业首批技师;2014 年成立“黄琴工作室”,成为工作室领衔人。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机构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 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中国已经迈 入老龄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养老已成 为重要的模式。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形式,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饮食 起居、清洁卫生、生活照护、健康管理、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

养 老 机 构 的 发展将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用多元文化与健康养老融合, 充分引入医疗资源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标准的陆续出台,对养老机构的服务项 目、服务质量、人员资质、管理水平、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养老服务事业迎来了新的挑战, 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梦想从坚持开始

1992 年,机缘巧合下,黄琴接触到了民政福利事业。18 岁那年,她成为 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一名护理员,日常工作就是照顾、护理与她同龄的 社会孤残青年。面对日复一日的擦身、洗漱、更换尿布等工作,黄琴曾抗拒 过,甚至想要放弃。可每每念及这些孤残青年,黄琴一颗善良的心又动摇了, 想到他们缺失亲情,更需要照顾、关爱,她又默默选择了坚持。

护理工作又累又苦,坚持不易。万事开头难,黄琴总为自己鼓气:“别 人能做这份工作,我为什么不能做?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正是 这种不服输的性格,让黄琴坚定了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

2003 年,黄琴从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调至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从 护理孤残青年到护理老人,服务对象不同,护理重点各异,让初来乍到的她 深感理论知识的缺乏。在工作之余,黄琴潜心学习养老护理知识,刻苦钻研 操作技能。不久,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黄琴先后获得了养老护理员中级、 高级及技师资格证书,并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操作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成为 上海养老护理队伍中的佼佼者。

事业从用心起步

面对工作,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坚持到底的恒心外,还需时时做个 “有心人”,黄琴对养老护理工作就非常用心。她还是一名护理新手时,护 理巡查时耐心与老人聊天就成了家常便饭。黄琴不仅熟记每位老人的健康状 况,还会留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喜好:喜欢什么食物,衣服什么尺码,甚至 洗发水的品牌都一一记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便黄琴更换了部门, 她服务过的老人们还是惦记她,乐意嘱托她代购日常用品。对老人们来讲, 这是一种习惯;从更深层次来讲,这更是对黄琴深深的信任与依赖。

除了用心,黄琴也十分善于观察和思考。面对长期使用轮椅的老人,黄 琴将气圈垫在座椅上,这样既能减轻老人尾骶部受压,更大大降低了生疮的 可能性;面对长期卧床需要鼻饲的老人,她制定了特别护理方案,包括定时 定量的营养附加餐、每两小时更换卧位、每天三次肢体被动康复训练;面对 糖尿病老人,她要求护理员必须在老人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帮助或提醒老人 进食,从而降低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多年的护理经验,让她提炼总结了“四 心”服务和“五勤”工作法。她对老人的用心、用情,使她成为养老护理的 行家里手。

20 余年的护理职业生涯,也让黄琴感受到老人的无助和子女的无奈,更 感受到自己肩头的担子沉重。一位李老伯,刚入院时全身有大大小小十几处 的压疮,有的深达骨骼,还伴有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创口愈合艰难。 更让人束手无策的是,李老伯的四个子女都在国外 , 一年也来不了几次福利院。 了解这些情况后,黄琴为老人制定了特殊的饮食和护理计划,并耐心地手把 手指导班组其他护理员操作。三个月后,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李老伯 身上的压疮慢慢愈合了,远在海外的老人家属特地为黄琴送来了锦旗和表扬 信。黄琴常说:“养老护理员就是替天下子女尽心尽孝,让老人安享晚年的 职业。”于是,她也像子女般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陪伴着他们走过人生的 最后旅程。

创新从细节入手

养老护理工作是个技术活,也是“良心活”。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住养老人中,90% 以上为失智、 失能老人。黄琴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她结合多年养老一线的工作经验,从失智、失能老人的个性化需求 着手,先后创新和改良了 6 项护理用具,包括输液导管保护用具、手指分隔 握力具、偏瘫老人助步鞋、卧床老人隐私裤、床护栏保护软垫等,在临床使 用中得到了老人、家属和护理人员的认可与好评。其中,“输液导管保护用具” 还荣获了 2015 年度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技师协会颁发的职工优秀创新项目 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护理小革新,却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大难题”。

在输液过程中,老人的手常常会不自主地晃动,经常造成针头滑出,使 用夹板或保护带 , 老人的肢体会产生不适,冬季输液还会引发感冒等。面对 这一困扰,黄琴想到了用塑料饮料瓶、棉布等简单材料制作“输液导管保护 用具”。该用具不仅便于护士固定针管和巡视观察,也让老人感到温暖、舒适, 更免去了老人反复被扎的痛苦。

护理员在帮助偏瘫老人康复锻炼中碰到引导抬腿的难题,黄琴又有“巧 思”,她想到用鞋套加装两根长带子的方法,制作了“偏瘫老人助步鞋”, 为老人康复锻炼提供了基础保障,也大大提升了护理安全系数。

2010 年 7 月荣获“第六届(2007—2009 年度)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0 年 11 月荣获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奖

2012 年 10 月荣获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第四名

2012 年 10 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2012 年 12 月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3 年 11 月荣获全国第二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

2014 年 9 月荣获“第八届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称号

2015 年 4 月荣获“2012—2014 年度上海市民政局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5 年 4 月荣获“2010—2014 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6 年 1 月荣获“第二批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2016 年 11 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8 年 4 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8 年 11 月荣获“2018 年上海工匠”称号


工作室概况

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全国技术能手黄琴在护理培训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 的优势,以“劳模带徒”“技能实训点”为载体,为护理人员定期开展专业 培训和技能比赛,对徒弟进行重点培养与带教,对各大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 提供临床实习带教,为各区县、民营养老机构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培训, 全面促进养老护理队伍的专业化、精细化及规范化。同时,工作室还组建了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示教队伍,全面促进行业学习型专业护理队伍的 发展。

技艺由徒弟传承

2014 年,以黄琴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正式成立,充分发挥黄琴多年一线工 作经验优势,以“劳模带徒”的形式,更好地传授护理技能、传承劳模精神。 五年来,黄琴先后与 14 名青年护理员签订了“师徒合约”,毫无保留地传帮 带,指导他们日常护理工作,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项护理竞赛。

“护理工作虽然平凡,但要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做细、做精、做到极致, 必须要用心、用情、用尽全力。”这是黄琴在带教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也是徒弟们始终铭记于心的教诲。

14 名徒弟在黄琴的用心带教下,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已有 1 人取得技师资格,5 人取 得养老护理员高级证书,3 人荣获上海市“民政系统技术能手”称号,并在全国和上海市的护 理竞赛中屡获佳绩。

作为工作室“掌门人”,黄琴还承担了单位 200 多名护理员的培训任务。她创建了循环递进、 情景模拟等培训模式,帮助新进护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护理岗位技能。同时, 作为“上海市养老护理员技能实训点”的“带头人”,黄琴还承接了多家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临床带教、 各区敬老院及对口援助民办养老院的培训任务,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 跟班实习等带教模式,形成了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操作规范和沟通技巧相 融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得到了受助方的良好评价。

近三年来,接受“黄琴工作室”培训的受益者达一万余人次。“黄琴工作室” 在上海乃至全国养老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提升上海养老行业整体护理 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暨上海市民政老年医院)始建于 1979 年,是隶 属于上海市民政局的三级养老机构,核定床位 600 张,以收养社会孤老、退 休孤老、自费寄养老年人为主,其中失智、失能老人占 90% 以上。上海市第 三社会福利院内设失智老人照料中心、介护老人照料中心、介助老人照料中心、 医疗康复中心(民政老年医院)。其中,失智老人照料中心是上海市民政局 通过“十一五”市府实施项目于 2008 年立项新建的全国首家服务于认知症老 人的专业机构,也是与荷兰鹿特丹市社会事务和就业局合作交流的重要项目, 是上海市民政局在老年人失智照料领域的专业培训、实务研究基地,也是引 领上海市失智老年人照料服务的示范窗口。

上 海 市 第 三社会福利院积极探索标准化和本土化的养老护理服务,根据“四大中心” 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状况进行分类服务,突出护理重点,形成了鲜明的为老年人服务的特色。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在照料理念方面,不断创新,保持老年人残存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在照料管理方面,形成了全院护理质量监控网络,建立了“防噎食、防跌倒、防压疮”的“三防”监控 等护理措施;在照料技术方面,在行业内较早建立起压疮预防监控体系等,充分显现了公办养老机构 的示范引领作用。

  •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 邮编: 200051
  • 邮箱: jsxh1800@sina.com
  •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