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技师协会

王曙群,男,汉族,中共党员,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钳工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王曙群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他先后申报专利 6 项,授权 4 项,是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成员之一。王曙群在探月工程的月面巡视探测器以及载人航天三期工程项目中,引领项目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成功对探测器轮毂结构进行改进创新,解决了振动后轮毂开裂问题;研发高精度专用测试设备,解决了机构性能测试难题;自制专用夹具,保证了机械臂装调精度。

王曙群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简称“八院”)的第一届装配领域的首席技师,先后带徒多名,目前已培养出 1 名高级技师和 3 名技师。他认真总结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及教训,固化成书面材料,编制成青年工人培训教材,把自己的绝技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他还善于总结积累,固化成果,先后完成 15 篇论文,两次获八院技术论文一等奖。


载人航天工程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森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空间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类卫星的研制及发射能力,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1986 年 3 月 3 日,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合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制订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 计划”,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此起步。1992 年 1 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简称“921工程”,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建设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 8 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目前,已成功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正在进行空间站工程的研制,预计 2020 年左右建成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空间站。

探月工程

1962 年起,我国科学家就开始对月球号、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阿波罗等月球系统探测器进行跟踪与综合性研究,1994 年提出真正意义上的探月构想,2000 年我国政府首次公开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预先研究”。2001—2002 年,孙家栋院士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对首期目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综合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目标明确、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没有颠覆性的技术问题。

2004 年 1 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月球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拉开了月球探测的帷幕,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绕”是指发射月球卫星,实现环绕月球飞行探测;“落”是指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探测,并进行巡视勘察任务;“回”

是指发射月球探测器,到月面采样月壤并通过月面上升返回地球。

目前,已顺利完成了探月工程一期绕月飞行以及探月工程二期月面巡视勘察任务,正在进行探月工程三期任务研制,预计 2017 年进行月面采样返回试验。


王曙群,1970 年 6 月出生于上海,1989 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航天装配领域工作了 20 多年。他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载人航天总装队伍,成长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

“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的成长。”

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王曙群作为总装工人代表被很多人熟知。面对获得的诸多荣誉,他说:“荣誉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应该是我们对接机构总装这个团队的。获得这些荣誉将促使我在后续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地工作,用成功感谢那些肯定我的领导和同事。”

1989 年,王曙群从技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没有高的学历,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拧紧每一个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一件工装产品,确保不因工装问题影响产品生产。在平淡的工作中,他不断地学习与提升技能,他在晋升中级工时获得全厂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也促使他能够跻身参加工厂举办的第一届高级工培训班,实现了他在技能晋升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说:“1996 年举办的高级工培训班有个规定,要工龄在 10 年以上才能参加,我当时才工作 7年,正是中级工考试中获得的全厂第二名的好成绩,才使我能够破格参加了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新的任务、新的技术促使我带着问题学,把学习的东西用于实践,并开始撰写一些技术论文,走上技能提升的新轨道。”接着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再到 2006 年的特级技师,2011 年的八院首批首席技师,就这样凭着在对接机构总装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申报专利等成绩,王曙群在技能领域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

从一般的工人到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曙群赢在了他的实践基础上。他是个善于动脑、动手的人,在对接机构研制过程中,他牵头研发了 50 多台(套)专用装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 3 个多月缩短至 40 天。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丝杠安装座的三维尺寸装调定位工装装备。使用该工装装备前的整个手工装调过程需要 3 周左右,但在采用王曙群研发的专用装备装调后,仅用 1 周就能完成,效率整整提高了 3 倍。正因为他不仅操作技能高超,而且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因此连他的师傅单培林都笑称他的这个徒儿是个“双料特级技师、智能型技术工人”。

“16 年前的初次接触,谁也不知道它会有如此的成功与辉煌。但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的成长。”说这些话的时候,王曙群俨然忘记了 16 年攻关路的艰辛与付出,他把他所得的成就归于对接机构,一路上他与对接机构共同成长。

“攻关的路虽然漫长,但我们终究是胜利了。”

对于实施交会对接任务来说,最关键的还是 12 把锁钩,每把可产生 3 吨的力,12 把共产生 36 吨的力。正是这些力大无比的锁钩在交会对接时将目标飞行器牢牢抓住并锁定。

40 多岁的王曙群,与对接机构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按照他的话说,刚开始接触对接机构装调时,感觉没啥难的,自以为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王曙群说:“当时遇到的问题都是从未遇到过的,有时出了问题归零都不知从何入手,感觉越来越难,甚至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这个东西太难了,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尤其是在装配对接机构中 12 把对接锁的过程中,让他着实费了一把劲。这 12 把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剧烈晃动。

因此,12 把锁的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为了做到这两个同步,他带领他的团队在装配过程中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循。从那天起,他便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为了早日攻克这一难题,他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家人都以为他中了什么“邪”。记得有一次周日,他在车间里加班,外面下着滂沱大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他爱人让他加班结束后去接一下正在补课的儿子,他手里拿着电话,脑子里还在想着装配的事,心不在焉地对着手机说:“知道了!”说完又忙起了手里的工作。可是当他加完班,两脚刚跨出厂门口时,突然没有了方向,他心里不禁嘀咕起来:“我该到哪儿去接儿子呢?”

就这样,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他终于发现锁钩采用钢索传动在大载荷下钢索会变长,张力会下降,导致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将判断锁钩同步性的测量方法进行调整,一举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两年的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用王曙群自己的话说:“攻关的路虽然漫长,但我们终究是胜利了。我曾经也失败过、气馁过,但最终还是航天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咬紧牙关、坚守信念、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在保证产品研制时间节点的同时,确保了对接机构的最终质量,直到 2011 年 11 月 3 日凌晨,我们生产的对接机构在茫茫太空中圆满完成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拥抱,这时距离我们开始研制生产对接机构已经过去了整整 16 个年头。”

16 年攻关路虽漫长,但一路上,有了与困难做斗争的心,再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越临近发射,越疯狂。”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都必须经过各项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 10 大类 31 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 37 个小时的连续试验。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王曙群带领他的团队每次都坚持连续工作 37 个小时,每到半夜瞌睡来袭时,他们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就这样,31 套单机他们做了31 次试验,每次连续工作 37 个小时。

光做单机试验的工作量尚且如此,整个对接机构试验的工作量就更不用说了。可就在“天宫一号”发射前,当大家刚要为完成前一阶段的工作稍放松一下的时候,对接机构在进行最后一项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发生了无法解锁分离的问题。该问题惊动了所有研制线上的技术人员,因为问题如果不在短期内解决,不仅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更会直接影响“天宫一号”的发射计划。技术人员经过分析后,列出了所有故障模式,但一时无法判断问题根本。他们把最熟悉对接机构的王曙群请到了现场,了解故障现象后,他想,这个时候,我必须比谁都冷静。通过系统分析后,他沉着地列出了所有故障的可能性,逐一分析、排除,很快将问题定位在锁驱动中的一根传动轴上,判定该轴已经断裂,是由于试验设备过载造成,后来也得到了事实验证。故障得以迅速排除,“天宫一号”如期发射。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等待“神舟八号”与它进行首次交会对接。等待的那些日子,牵动着每一个关注交会对接人的心,能不能顺利对接?能否正常分离?在“神舟八号”发射前,生产任务比较繁重,“神舟十号”和备份件的对接机构,以及月球车等产品的装配、试验,班组里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工作。他说:“越临近发射,越疯狂。一方面是内心很关心马上要接受考验的对接机构,一方面是每天的加班加点。”何为疯狂,他补充道:“每天在小组里工作到九点多回家,第二天按时上班时毫无倦怠的感觉,每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很是兴奋。”

为释放强大的压力,让自己忙一些未免不是个好办法。王曙群坦言,每天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让自己少想一点对接机构的事。但即便如此,好几个夜晚,他还是梦到了两个飞行器对接时的情景。他说:“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是对我们生产的对接机构进行最大考验的时候,就像家里的孩子读了十几年书要参加高考了一样,没有高考之前,虽然是一千次、一万次的模拟,但还是会怀疑地想是不是每种状态都考虑到了,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问题,毕竟 16 年的付出在此一搏。”

首次交会对接以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与王曙群的倾心倾力是密不可分的。

“这下你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

谈及“疯狂”的工作势必会减少对家庭的关心与照顾这一话题时,王曙群说:“这肯定有吧,毕竟儿子长这么大,自己管得很少。孩子上小学前,是父母帮着照顾,孩子上小学了是丈人、丈母娘帮着照顾。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都关心得很少。”对于妻子的态度,他如是说:“她是有些抱怨,但随着我的工作不断地被肯定,她越来越习惯我的‘不着家’,越来越习惯我偏执于我的工作,越来越明白对接机构在我心里的位置。”

在单位工作,王曙群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他的对接机构总装团队;在家庭生活方面,他也不是一个人,他有着帮助他照料孩子的父母,还有虽有“抱怨”却打心眼里支持他的妻子。在直播首次交会对接任务那天,他与同事们在一起观看直播,在交会对接成功后,他的妻子第一时间发来短信:“这下你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没有很大的赞扬,没有很强烈的喜悦,只是淡淡的一句关怀。因为,对于临近发射的压力、深夜的辗转反侧,只有他的妻子最了解。

他说,在家的时候,他从不说工作上的事,但在 2010 年和 2011 年上半年,对接机构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总是保持 24 小时开机。好多次,因为晚上有人打来电话,他妻子也被电话吵醒了,因此他有些过意不去。后来,每次睡觉前,他总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放在枕头旁边。有一次,凌晨 2 点,放在枕头旁边的手机振动了,但由于连续的加班加点,他睡得有点沉。他妻子听到后,拿起电话,看着熟睡的丈夫,她有些于心不忍,但她又不得不叫醒他。一番心理挣扎后,她还是推醒了丈夫。王曙群接了电话听说某个产品在试验过程中出了问题,便马上穿好衣服准备赶到厂里。此时的妻子没有多说什么,只简简单单地说了声:“路上小心!”王曙群说,那段时间,妻子没有什么抱怨,只有对自己格外的照顾。

的确,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莫过于对工作无尽投入时的默默允许,莫过于在面对难题与压力时给予关心与照顾,莫过于在任务成功时有她与自己一起分享。一路上,有她同在!

“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是每个航天人的铮铮誓言。16 年的风雨兼程,16 年的坚守阵地,16 年的酸甜苦辣,16 年的成功渴望。在将近 6000 天的日日夜夜里,尽管在研制过程中,王曙群与他的团队碰到过难以想象的困难,遇到过许多曲折和坎坷,作为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的他比别人要承受得更多,但他从来没有说放弃,从来没有产生过打退堂鼓的想法。16 年的艰辛与付出换来了一次次完美的对接瞬间,16 年的翘首与期盼换来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挥手与微笑,16 年的攻关与战斗换来了作为航天人的骄傲与自豪。

只有面对困难不低头,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对接机构的成功来之不易,王曙群用他的双手,书写了精密装配的神话,树起了他作为“智能型工人”的良好形象,助力航天事业新的跨越。他用“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诠释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他用他对航天事业的这份执着与奋斗诠释着上海价值取向中的“责任”二字;他用他的开拓与进取为我国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和实现航天强国梦奉献着一份力量。



2006 年获八院钳工技能竞赛第一名

2006 年被评为八院技术能手

2007 年被评为上海市技术能手

2008 年获八院钳工技能竞赛第三名

2008 年被评为八院技术能手

2008 年被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术能手

2009 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2010 年获集团公司航天技能大奖

2011 年荣获“中国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称号和“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2 年荣获中华技能大奖

2013 年获第九届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

2015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6 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1 年 3 月,王曙群被聘为上海航天局首批技能大师,7月成立“王曙群技能大师工作室”,从事航天机构精密装配、装配标准化、装配可靠性、多功能高精测试及测试稳定性专业研究,现主要承担空间对接机构、月球车、机械臂等宇航产品的装调工作。2012 年工作室被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上海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 年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现有成员 20 人,分设顾问组:负责跟踪前沿科技,策划工作室发展方向的研究,规划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攻关组:负责对各类生产瓶颈问题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技术攻关及经验总结;培训组:负责本专业的青年工人技能水平提升培训工作、火箭(导弹)实训基地培训工作及组织技能竞赛活动;管理组:负责工作室成员资格认定,年度计划制订实施、过程检查及考核,负责推优奖励工作。

2012 年工作室承担了上海市导弹(火箭)总体装配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通过持续建设提升,工作室培养出国家级考评员 1 人、上海市考评员 6 人、院级内训师 3 人、院级技能竞赛指导专家 2 人、厂级内训师 2 人,逐步完善了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了师资水平。2013 年,工作室完成“火箭总体装配工鉴定题库”建设,并通过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评审,基地具备每年 30 名装配工等级鉴定能力,近三年为企业培养 9名技师、42 名高级工。

工作室牵头开展先进制造模式研究,优化空间传动机构工艺布局,完成空间机构单元制造方案,并通过航天科技集团评审并实施,提升对接机构总装生产效率 40%;“提高对接锁的运动精度”QC(质量控制)活动,将对接锁的测试合格率从原先的 55% 提高到 90%,工作室被上海市评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提高月面巡视器桅杆驱动机构摩擦阻力矩测试的一次合格率”QC 攻关,将装配合格率由原先的 87% 提升至100%,被授予“国优”称号。工作室先后有 1 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完成 12 项集团公司级和局级技术攻关项目,为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前身为上海新民机器厂,由著名爱国民族工商企业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先生于 1921 年创办,是我国唯一集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和战术武器地面系统产品制造、总装测试和发射场服务于一体的国有综合型航天骨干企业。

企业从 1969 年开始从事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目前,主要承担“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系列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的研制生产任务。“长征二号丁”和“长征四号乙”火箭先后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授予“金牌火箭”荣誉称号。在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 工程”)研制任务中,企业主要负责神舟飞船推进舱、天宫目标飞行器资源舱、空间对接机构、太阳电池翼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及总装任务。企业总装的产品(“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以及“天宫一号”)在历次飞行试验中均取得了圆满成功。企业还承担了我国多种现役及预研型号战术武器系统地面(舰面)发射控制设备、发射车、维护设备等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在卫星及深空探测领域主要承担了我国民用气象卫星系列、军用卫星系列和探月工程中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轨道器等复杂机构产品的研制及配套生产任务。

近年来,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己任,在圆满完成各军品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坚持“以军促民、军民融合”发展方针,在高端民用装备、宇航地面设备、军用核心部件三大领域努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成功研制国际首台填充式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设备,建成了规模大、能力强的搅拌摩擦焊研究应用基地;成功研制国内首台摩擦铆接装备,适用于大批量、规模化的高速装配,在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复合材料铺丝机及金属打磨机器人,并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芬兰拉普兰塔理工大学成立了“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专门从事特种机器人研制开发;成功将航天阀门先进技术应用于民用产业,开发了各类截止阀、高低温阀,逐渐实现进口阀门的国产化替代;成功研制航天首台双激光 3D 打印装备,并成为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会长单位,搭建平台,促进上海市增材制造产业发展。

企业坚持发展具有宇航特色的先进制造技术,依托雄厚领先的核心技术,构建了“十大制造中心”(精密构件制造中心、热表处理中心、特种焊接中心、电装调试试验中心、空间机构制造中心、宇航产品总装总测中心、武器系统地面装备总成中心、特种装备研制中心、理化计量与环境试验中心、复合材料中心),在大型构件精密数控加工、热表处理、特种焊接、系统集成总装总测、电装调试试验、复合材料加工、高端工艺装备研发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上海市航天工艺装备中心。

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管理人才队伍,夯实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企业现有职工 1400 余人,工程技术人员 600 余人;拥有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员 200 余人,其中博士、博士后 27 人;享受国务院津贴 7 人,集团公司级专家 6 人,省部级以上技术能手 46 人、特级技师 9 人;特聘 2名院士担任企业高级技术顾问。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后被评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载人航天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全国职工模范之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连续 11 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邮编 200051
邮箱 jsxh1800@sina.com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

王曙群,男,汉族,中共党员,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钳工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王曙群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他先后申报专利 6 项,授权 4 项,是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成员之一。王曙群在探月工程的月面巡视探测器以及载人航天三期工程项目中,引领项目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成功对探测器轮毂结构进行改进创新,解决了振动后轮毂开裂问题;研发高精度专用测试设备,解决了机构性能测试难题;自制专用夹具,保证了机械臂装调精度。

王曙群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简称“八院”)的第一届装配领域的首席技师,先后带徒多名,目前已培养出 1 名高级技师和 3 名技师。他认真总结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及教训,固化成书面材料,编制成青年工人培训教材,把自己的绝技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他还善于总结积累,固化成果,先后完成 15 篇论文,两次获八院技术论文一等奖。


载人航天工程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森提出,中国要搞载 人航天,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空间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 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类卫星的研制及发射能力,为中国开 展载人航天技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1986 年 3 月 3 日,我国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合提出“关于 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制订了中国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即“863 计划”,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此起步。 1992 年 1 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简称“921 工程”,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建设初步配套的试验 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 射一个 8 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 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 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目前,已成功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正在进行空间 站工程的研制,预计 2020 年左右建成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空 间站。

探月工程

1962 年起,我国科学家就开始对月球号、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阿波罗等月球系统探测器进行跟踪与综合性研究,1994 年提出真正意义上的探月构想,2000 年我国政府首次公开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预先研究”。2001—2002 年,孙家栋院士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对首期目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综合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目标明确、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没有颠覆性的技术问题。

2004 年 1 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月球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拉开了月球探测的帷幕,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绕”是指发射月球卫星,实现环绕月球飞行探测;“落”是指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探测,并进行巡视勘察任务;“回”

是指发射月球探测器,到月面采样月壤并通过月面上升返回地球。

目前,已顺利完成了探月工程一期绕月飞行以及探月工程二期月面巡视勘察任务,正在进行探月工程三期任务研制,预计 2017 年进行月面采样返回试验。


王曙群,1970 年 6 月出生于上海,1989 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航天装配领域工作了 20 多年。他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载人航天总装队伍,成长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

“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的成长。”

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王曙群作为总装工人代表被很多人熟知。面对获得的诸多荣誉,他说:“荣誉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应该是我们对接机构总装这个团队的。获得这些荣誉将促使我在后续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地工作,用成功感谢那些肯定我的领导和同事。”

1989 年,王曙群从技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没有高的学历,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拧紧每一个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一件工装产品,确保不因工装问题影响产品生产。在平淡的工作中,他不断地学习与提升技能,他在晋升中级工时获得全厂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也促使他能够跻身参加工厂举办的第一届高级工培训班,实现了他在技能晋升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说:“1996 年举办的高级工培训班有个规定,要工龄在 10 年以上才能参加,我当时才工作 7年,正是中级工考试中获得的全厂第二名的好成绩,才使我能够破格参加了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新的任务、新的技术促使我带着问题学,把学习的东西用于实践,并开始撰写一些技术论文,走上技能提升的新轨道。”接着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再到 2006 年的特级技师,2011 年的八院首批首席技师,就这样凭着在对接机构总装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申报专利等成绩,王曙群在技能领域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

从一般的工人到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曙群赢在了他的实践基础上。他是个善于动脑、动手的人,在对接机构研制过程中,他牵头研发了 50 多台(套)专用装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 3 个多月缩短至 40 天。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丝杠安装座的三维尺寸装调定位工装装备。使用该工装装备前的整个手工装调过程需要 3 周左右,但在采用王曙群研发的专用装备装调后,仅用 1 周就能完成,效率整整提高了 3 倍。正因为他不仅操作技能高超,而且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因此连他的师傅单培林都笑称他的这个徒儿是个“双料特级技师、智能型技术工人”。

“16 年前的初次接触,谁也不知道它会有如此的成功与辉煌。但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的成长。”说这些话的时候,王曙群俨然忘记了 16 年攻关路的艰辛与付出,他把他所得的成就归于对接机构,一路上他与对接机构共同成长。

“攻关的路虽然漫长,但我们终究是胜利了。”

对于实施交会对接任务来说,最关键的还是 12 把锁钩,每把可产生 3 吨的力,12 把共产生 36 吨的力。正是这些力大无比的锁钩在交会对接时将目标飞行器牢牢抓住并锁定。

40 多岁的王曙群,与对接机构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按照他的话说,刚开始接触对接机构装调时,感觉没啥难的,自以为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王曙群说:“当时遇到的问题都是从未遇到过的,有时出了问题归零都不知从何入手,感觉越来越难,甚至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这个东西太难了,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尤其是在装配对接机构中 12 把对接锁的过程中,让他着实费了一把劲。这 12 把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剧烈晃动。

因此,12 把锁的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为了做到这两个同步,他带领他的团队在装配过程中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循。从那天起,他便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为了早日攻克这一难题,他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家人都以为他中了什么“邪”。记得有一次周日,他在车间里加班,外面下着滂沱大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他爱人让他加班结束后去接一下正在补课的儿子,他手里拿着电话,脑子里还在想着装配的事,心不在焉地对着手机说:“知道了!”说完又忙起了手里的工作。可是当他加完班,两脚刚跨出厂门口时,突然没有了方向,他心里不禁嘀咕起来:“我该到哪儿去接儿子呢?”

就这样,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他终于发现锁钩采用钢索传动在大载荷下钢索会变长,张力会下降,导致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将判断锁钩同步性的测量方法进行调整,一举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两年的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用王曙群自己的话说:“攻关的路虽然漫长,但我们终究是胜利了。我曾经也失败过、气馁过,但最终还是航天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咬紧牙关、坚守信念、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在保证产品研制时间节点的同时,确保了对接机构的最终质量,直到 2011 年 11 月 3 日凌晨,我们生产的对接机构在茫茫太空中圆满完成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拥抱,这时距离我们开始研制生产对接机构已经过去了整整 16 个年头。”

16 年攻关路虽漫长,但一路上,有了与困难做斗争的心,再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越临近发射,越疯狂。”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都必须经过各项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 10 大类 31 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 37 个小时的连续试验。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王曙群带领他的团队每次都坚持连续工作 37 个小时,每到半夜瞌睡来袭时,他们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就这样,31 套单机他们做了31 次试验,每次连续工作 37 个小时。

光做单机试验的工作量尚且如此,整个对接机构试验的工作量就更不用说了。可就在“天宫一号”发射前,当大家刚要为完成前一阶段的工作稍放松一下的时候,对接机构在进行最后一项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发生了无法解锁分离的问题。该问题惊动了所有研制线上的技术人员,因为问题如果不在短期内解决,不仅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更会直接影响“天宫一号”的发射计划。技术人员经过分析后,列出了所有故障模式,但一时无法判断问题根本。他们把最熟悉对接机构的王曙群请到了现场,了解故障现象后,他想,这个时候,我必须比谁都冷静。通过系统分析后,他沉着地列出了所有故障的可能性,逐一分析、排除,很快将问题定位在锁驱动中的一根传动轴上,判定该轴已经断裂,是由于试验设备过载造成,后来也得到了事实验证。故障得以迅速排除,“天宫一号”如期发射。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等待“神舟八号”与它进行首次交会对接。等待的那些日子,牵动着每一个关注交会对接人的心,能不能顺利对接?能否正常分离?在“神舟八号”发射前,生产任务比较繁重,“神舟十号”和备份件的对接机构,以及月球车等产品的装配、试验,班组里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工作。他说:“越临近发射,越疯狂。一方面是内心很关心马上要接受考验的对接机构,一方面是每天的加班加点。”何为疯狂,他补充道:“每天在小组里工作到九点多回家,第二天按时上班时毫无倦怠的感觉,每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很是兴奋。”

为释放强大的压力,让自己忙一些未免不是个好办法。王曙群坦言,每天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让自己少想一点对接机构的事。但即便如此,好几个夜晚,他还是梦到了两个飞行器对接时的情景。他说:“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是对我们生产的对接机构进行最大考验的时候,就像家里的孩子读了十几年书要参加高考了一样,没有高考之前,虽然是一千次、一万次的模拟,但还是会怀疑地想是不是每种状态都考虑到了,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问题,毕竟 16 年的付出在此一搏。”

首次交会对接以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与王曙群的倾心倾力是密不可分的。

“这下你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

谈及“疯狂”的工作势必会减少对家庭的关心与照顾这一话题时,王曙群说:“这肯定有吧,毕竟儿子长这么大,自己管得很少。孩子上小学前,是父母帮着照顾,孩子上小学了是丈人、丈母娘帮着照顾。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都关心得很少。”对于妻子的态度,他如是说:“她是有些抱怨,但随着我的工作不断地被肯定,她越来越习惯我的‘不着家’,越来越习惯我偏执于我的工作,越来越明白对接机构在我心里的位置。”

在单位工作,王曙群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他的对接机构总装团队;在家庭生活方面,他也不是一个人,他有着帮助他照料孩子的父母,还有虽有“抱怨”却打心眼里支持他的妻子。在直播首次交会对接任务那天,他与同事们在一起观看直播,在交会对接成功后,他的妻子第一时间发来短信:“这下你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没有很大的赞扬,没有很强烈的喜悦,只是淡淡的一句关怀。因为,对于临近发射的压力、深夜的辗转反侧,只有他的妻子最了解。

他说,在家的时候,他从不说工作上的事,但在 2010 年和 2011 年上半年,对接机构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总是保持 24 小时开机。好多次,因为晚上有人打来电话,他妻子也被电话吵醒了,因此他有些过意不去。后来,每次睡觉前,他总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放在枕头旁边。有一次,凌晨 2 点,放在枕头旁边的手机振动了,但由于连续的加班加点,他睡得有点沉。他妻子听到后,拿起电话,看着熟睡的丈夫,她有些于心不忍,但她又不得不叫醒他。一番心理挣扎后,她还是推醒了丈夫。王曙群接了电话听说某个产品在试验过程中出了问题,便马上穿好衣服准备赶到厂里。此时的妻子没有多说什么,只简简单单地说了声:“路上小心!”王曙群说,那段时间,妻子没有什么抱怨,只有对自己格外的照顾。

的确,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莫过于对工作无尽投入时的默默允许,莫过于在面对难题与压力时给予关心与照顾,莫过于在任务成功时有她与自己一起分享。一路上,有她同在!

“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是每个航天人的铮铮誓言。16 年的风雨兼程,16 年的坚守阵地,16 年的酸甜苦辣,16 年的成功渴望。在将近 6000 天的日日夜夜里,尽管在研制过程中,王曙群与他的团队碰到过难以想象的困难,遇到过许多曲折和坎坷,作为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的他比别人要承受得更多,但他从来没有说放弃,从来没有产生过打退堂鼓的想法。16 年的艰辛与付出换来了一次次完美的对接瞬间,16 年的翘首与期盼换来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挥手与微笑,16 年的攻关与战斗换来了作为航天人的骄傲与自豪。

只有面对困难不低头,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对接机构的成功来之不易,王曙群用他的双手,书写了精密装配的神话,树起了他作为“智能型工人”的良好形象,助力航天事业新的跨越。他用“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诠释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他用他对航天事业的这份执着与奋斗诠释着上海价值取向中的“责任”二字;他用他的开拓与进取为我国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和实现航天强国梦奉献着一份力量。



2006 年获八院钳工技能竞赛第一名

2006 年被评为八院技术能手

2007 年被评为上海市技术能手

2008 年获八院钳工技能竞赛第三名

2008 年被评为八院技术能手

2008 年被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术能手

2009 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2010 年获集团公司航天技能大奖

2011 年荣获“中国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称号和“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2 年荣获中华技能大奖

2013 年获第九届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

2015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6 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1 年 3 月,王曙群被聘为上海航天局首批技能大师,7月成立“王曙群技能大师工作室”,从事航天机构精密装配、装配标准化、装配可靠性、多功能高精测试及测试稳定性专业研究,现主要承担空间对接机构、月球车、机械臂等宇航产品的装调工作。2012 年工作室被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上海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 年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现有成员 20 人,分设顾问组:负责跟踪前沿科技,策划工作室发展方向的研究,规划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攻关组:负责对各类生产瓶颈问题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技术攻关及经验总结;培训组:负责本专业的青年工人技能水平提升培训工作、火箭(导弹)实训基地培训工作及组织技能竞赛活动;管理组:负责工作室成员资格认定,年度计划制订实施、过程检查及考核,负责推优奖励工作。

2012 年工作室承担了上海市导弹(火箭)总体装配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通过持续建设提升,工作室培养出国家级考评员 1 人、上海市考评员 6 人、院级内训师 3 人、院级技能竞赛指导专家 2 人、厂级内训师 2 人,逐步完善了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了师资水平。2013 年,工作室完成“火箭总体装配工鉴定题库”建设,并通过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评审,基地具备每年 30 名装配工等级鉴定能力,近三年为企业培养 9名技师、42 名高级工。

工作室牵头开展先进制造模式研究,优化空间传动机构工艺布局,完成空间机构单元制造方案,并通过航天科技集团评审并实施,提升对接机构总装生产效率 40%;“提高对接锁的运动精度”QC(质量控制)活动,将对接锁的测试合格率从原先的 55% 提高到 90%,工作室被上海市评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提高月面巡视器桅杆驱动机构摩擦阻力矩测试的一次合格率”QC 攻关,将装配合格率由原先的 87% 提升至100%,被授予“国优”称号。工作室先后有 1 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完成 12 项集团公司级和局级技术攻关项目,为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前身为上海新民机器厂,由著名爱国民族工商企业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先生于 1921 年创办,是我国唯一集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和战术武器地面系统产品制造、总装测试和发射场服务于一体的国有综合型航天骨干企业。

企业从 1969 年开始从事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目前,主要承担“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系列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的研制生产任务。“长征二号丁”和“长征四号乙”火箭先后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授予“金牌火箭”荣誉称号。在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 工程”)研制任务中,企业主要负责神舟飞船推进舱、天宫目标飞行器资源舱、空间对接机构、太阳电池翼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及总装任务。企业总装的产品(“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以及“天宫一号”)在历次飞行试验中均取得了圆满成功。企业还承担了我国多种现役及预研型号战术武器系统地面(舰面)发射控制设备、发射车、维护设备等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在卫星及深空探测领域主要承担了我国民用气象卫星系列、军用卫星系列和探月工程中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轨道器等复杂机构产品的研制及配套生产任务。

近年来,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己任,在圆满完成各军品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坚持“以军促民、军民融合”发展方针,在高端民用装备、宇航地面设备、军用核心部件三大领域努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成功研制国际首台填充式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设备,建成了规模大、能力强的搅拌摩擦焊研究应用基地;成功研制国内首台摩擦铆接装备,适用于大批量、规模化的高速装配,在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复合材料铺丝机及金属打磨机器人,并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芬兰拉普兰塔理工大学成立了“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专门从事特种机器人研制开发;成功将航天阀门先进技术应用于民用产业,开发了各类截止阀、高低温阀,逐渐实现进口阀门的国产化替代;成功研制航天首台双激光 3D 打印装备,并成为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会长单位,搭建平台,促进上海市增材制造产业发展。

企业坚持发展具有宇航特色的先进制造技术,依托雄厚领先的核心技术,构建了“十大制造中心”(精密构件制造中心、热表处理中心、特种焊接中心、电装调试试验中心、空间机构制造中心、宇航产品总装总测中心、武器系统地面装备总成中心、特种装备研制中心、理化计量与环境试验中心、复合材料中心),在大型构件精密数控加工、热表处理、特种焊接、系统集成总装总测、电装调试试验、复合材料加工、高端工艺装备研发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上海市航天工艺装备中心。

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管理人才队伍,夯实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企业现有职工 1400 余人,工程技术人员 600 余人;拥有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员 200 余人,其中博士、博士后 27 人;享受国务院津贴 7 人,集团公司级专家 6 人,省部级以上技术能手 46 人、特级技师 9 人;特聘 2名院士担任企业高级技术顾问。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后被评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载人航天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全国职工模范之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连续 11 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 邮编: 200051
  • 邮箱: jsxh1800@sina.com
  •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