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技师协会

万国良,1964 年 3 月生,汉族,上海人,本科学历,维修电工高级技 师;1984 年 10 月参加工作,1999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上海福新 面粉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1984 年 10 月至 2001 年 9 月任上海面粉有限公司阜丰面粉厂电工、电工组长; 2001 年 9 月至 2009 年 3 月任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机电组组长;2009 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任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2016 年 3 月 任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

制粉业

小麦制粉加工过程:原料小麦经配麦、清理杂质、着水润麦后输送到制 粉间,经磨粉机、高方筛、清粉机等设备综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将麸皮和面 粉分开,经分类收集合并形成最终的面粉和副产品。

现代制粉工艺的设计遵守“轻研细分,同质合并,循序后推”的原则, 主要是加强前路粉质量的控制,保证优质面粉的质量和提取率。现在设计的 制粉工艺普遍缩短皮磨系统,完善渣磨、尾磨系统,适当缩短心磨系统,“五 皮八芯二渣二尾四清”的工艺流程几乎成了我国的标准制粉工艺。在此基础上, 各地根据实际条件,适当调整皮磨、心磨、渣磨、尾磨系统的长短,以满足 企业对产量、质量、出粉率、耗电量等指标的不同要求。

1984 年 10 月,20 岁的万国良顶替退休的母亲,进入上海面粉有限公司 阜丰面粉厂,也就是现在的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一待就是 30 多年。他从 懵懂学徒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从一名基层电工成长为生产技术部经理。

42 岁时,万国良感受到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无法跟上工厂的发展。于是, 他萌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趁着年轻,多学一点,帮助面粉厂升级。

在家人的支持下,万国良三管齐下,攻读初级工商管理班的同时,学习 制冷中级课程,还报考了电工技术资质,最终顺利取得了本科学历及高级技 师资质。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加上万国良 30 多年的实践经验,他从企业实 际出发,为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面粉厂里的千万“金点子王”

万国良刚入行时,一直以自己身处“朝阳企业”而自豪。制粉行业作为 民生行业,虽然受到国家的重视,可是行业利润却十分微薄。在国务院“十二五” 节能减排规划发布后,万国良便开动脑筋提出了不少“金点子”,结合企业实际, 对传统设备加以革新改造,提升设备性能,实现制粉设备生产自动化升级, 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为降低能源消耗,万国良认真梳理企业情况,分析企业节能潜力和可改 善的情况。当时,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陈旧的变配电间和电网负荷已不适 应新生产能力的需要,生产耗电量大,而电网功率又未能达到所规定的标准。 因此,公司领导决定新建一座变配电间,改造老电网以解决上述问题。万国 良主动请缨,承担压力,自行施工改造和安装了 3 台电力补偿电容柜,并使 生产设备功率达到了供电部门所规定的标准。同时,他与组员把 600 多米旧 电缆运用到老变配电间改造项目上去。这一举措既为企业多创造了经济效益, 又为企业节约了 16 万余元费用。

为提高出粉率,万国良还深入研究了面粉生产过程的细节,钻研从设备 升级角度创造营收。他组织职工对磨粉机磨辊进行更新,发现公司车间 A 线 生产设备原出粉率小于 70%。于是,他结合杂质相对较多的国产小麦的实际 情况对加工设备实施技术改造,重点解决小麦清理工艺中表面清理、筛理吸 风不足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对该生产线实施创新技术改造。在 3 年时间里, 通过技术改造后精制粉出粉率平均提高了 0.023%,共多出精制粉 1 万多吨, 创经济效益达 500 多万元。

万国良还擅长借助国际、国内前沿机电设备维修理论和经验指导机电设 备维修和设备技术改造项目。他曾经提议改造面粉仓库,将现有平房仓库改 建成二层钢结构仓库,重新采用功率 6 kW自动码垛机取代原有 120 kW设备, 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电 1036800 kW·h。

公司的人提起万国良,总是称他为“金点子王”。正是依靠他与团队的“金 点子”,还有对生产过程的深入观察与透彻分析,才为企业创造出上千万元 的营业额,有效缓解了微利企业的困境,使微利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提炼“五小”工作法 培养高效队伍

万国良刚入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严格的好师傅,既传授他手艺,还常 教导他“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浮夸”。这也成为万国良后来的工作信条,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等到万国良成为集团和企业机电设备维修改造和生产工程项目技术改革 管理的专业带头人,自己开始带徒弟与团队的时候,他也传承着老师傅的精神, 要求徒弟们既要做好手艺,又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

万国良带领团队立足岗位创新,攻坚克难,通过实践摸索,总结提炼了 班组技能“五小”工作法:一是目标定位,结合团队成员的各自特点,每年 年初制订学习和培训计划,提升技能等级;二是结对互帮,通过“结对子” 互帮互助,解决技能差异,提升业务知识能力;三是“严”字管理,严格按 照用电安全制度,防止酿成设备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四是比武推进,团队 每年开展比赛,促进大家自觉学习技能;五是破解难题,在生产线上设置 难题,提高大家实践操作能力。目前,“五小”工作法已在企业中大力推广 与应用,且广受好评。

万国良带领团队为公司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2009 年,福新制粉车 间 B 线高电耗长期得不到解决,连供电局都查不出问题。在他的建议下,团 队改变惯性思维,放弃多年来外送校验电表、更换部分电表和检测部分 B 线 的做法,重新检测全部 B 线线路和电表,最终发现电耗高的原因在于 B 线一 个高压互感器精度等级为 0.5 的电表与另一个高压互感器精度等级为 0.2 的电 表不匹配造成用电数计量差异大。于是,他把高压互感器匹配为相同的 0.5精度等级, 使原来每天的 1800 度电耗差异数缩小到目前的 80 多度,每年可以少支出 32 万元电费。

瑞士卷怎么样才能卷得好看,干文华琢磨开了,她把蛋糕胚削掉一片, 划两刀,这样卷起来就紧致好看……像这样的例子,在干文华的职业生涯里 不胜枚举。干文华说,每天都问自己,比昨天做得好吗,比同行做得好吗, 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工作永远第一位的劳模

“有同事在,我就特别踏实。”万国良笑言。2018 年夏天,他被检查出 早期肺癌,手术后休养了 3 个月。闲不住的他,身体好转后,立马又回到了 工作岗位。在他看来,回到公司,回到岗位,才最踏实。

憨厚朴实的他心系“大家”,常以大局为重。多年以来,他提出了无数的“金 点子”,改进设备,让老厂焕发新生机。因此,他经常考察其他地区面粉厂 的发展状况,挖掘好设备,汲取经验,为我所用。

设备更新,制度改革,新事物的接受总是有一个过程,万国良也有过被 质疑、不被理解的经历。而他并不气馁,选择直面挑战,一遍又一遍耐心地 为员工解释、操作,带领大家一起尽快掌握新技术,提高生产率。这种锲而 不舍的劲头,让不少员工感动了。

看到员工们上班十几分钟后,头发和脸庞都被面粉粉尘染得“花白”, 还会吸入不少面粉粉尘,万国良心里就不舒坦。这也是他奋斗至今的主要原因, 通过技术的更新,机电设备维修改造,让员工减少工作时间,也让员工在工 作中保持整洁。想法其实很简单,万国良坦言,这还需要他和团队持续不断 地努力。

作为老党员,同时还是一名劳模,万国良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总说:“个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 仍然是起点,团队共同进步才是目标;要不辱使命,要为劳模事业奋斗不止。”

2010 年 4 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

2001—2010 年率机电组连续五次获得“上海市文明班组”称号

2011 年 4 月被评为 2009-2010 年度“上海良友(集团)红旗班组”

2011 年 6 月被评为“上海市国资委系统新世纪 100 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2013 年 5 月被评为 2011—2012 年度“上海良友(集团)红旗班组”

2013 年 5 月成立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万国良机电技术创新工作室

2013 年获得“上海市首席技师千人计划项目”资助

2014 年 9 月获得“第八届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4 年 11 月成立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

2014 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5 年 11 月成立万国良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6 年 9 月成立万国良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6 年 11 月获得“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称号


成立情况

工作室建立在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的机修车间内。机修场地内配置各 类设施,如车床、铣床、刨床、大型板材切割机、铲车、磨粉机等,让大 家不断进行动手操作和结果比对(如特制设备成品),使大家对相关配件 的维修、更换、制作及现场设备异常情况的排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创新与效益

工作室团队以“劳模领衔、技术革新、服务生产经营、培育新人、创新创效”为宗旨,以创新工作室为载 体,立足岗位创新,攻难克疑。团队改进生产工艺,成功研发出墨西哥卷饼专用粉、2 号小麦饲料粉、松塔粉、 生煎专用粉、蛋糕预拌粉等,满足了上海等周边面粉市场的客户需求,创经济效益 165 万元;提高设备效能, 改 1 公斤高档面粉枕式小包装为 1.5公斤、2 公斤、5 公斤烫边立式小包装项目的竣工投产,使产品进入高端 商超市场成为现实。团队还开展职工培训,授课 30 多次,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使职工的技术 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把创新人才的个体优势成功转化为群体优势,真正实现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由个体 向团队整体转型,使群体技能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传承与推广

为了机电设备性能的持续提升和专业技术的有序传承,他在“师徒结对, 技术育人”活动的平台上大展“拳脚”,辛勤培育了一批机电技术过硬的人 才。一方面,自己不断“技术充电”,主动向国际专家和市国资委系统包起 帆、李斌等著名劳模请教学习,虚心向他们学习技术革新之长,并借鉴解决 制粉机电设备技术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实践中注重做好传、帮、 带工作,毫不保留地将机电设备技术改革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其他技术骨干, 带动他人共同进步,尤其注重班组精细、科学、长效化管理,高质量地完成 电气和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任务指标,并培养了技师 2 名、高级工 3 名。团 队成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达到 95%,形成知识共享的局面,进而使 100% 的 组员熟练掌握岗位专业技能。

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2 月,是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 革中诞生的,隶属上海良友集团的企业,是上海良友集团核心加工企业之一。 公司前身为荣氏企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福新面粉 厂和孙多森创办的阜丰面粉厂,为中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厂的发源地,曾是远 东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面粉厂。福新和阜丰两家面粉厂于 1956 年合并为上 海阜丰福新面粉厂,1966 年更名为上海面粉厂,1984 年组建成企业性的上海 市面粉公司,1997 年实行资产一体化建立为国有独资的上海面粉有限公司, 1999 年重组为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2015 年,公司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的背景下,伴随上海良友集团一起并入光明食品集团,成为光明食品集团旗 下三级子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福新与阜丰两个生产加工车间,以及福新与阜丰两个 成品仓库,日投麦量达 800 吨,原粮筒仓可库存小麦 30000 吨、面粉库容 2000 吨左右。目前,公司已成为上海具有一定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之一, 承担着社会稳粮保价的供给职能,拥有“福新”“雪雀”和“鹿桃”三大品牌, 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 30% 以上。公司曾获小麦加工企业 50 强、百年 面粉厂、中华老字号、上海市名优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等称号。2016 年, 公司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油”称号;被上海市农委认定为 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新”“雪雀”分别荣获长三角地区名优 食品称号。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邮编 200051
邮箱 jsxh1800@sina.com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

万国良,1964 年 3 月生,汉族,上海人,本科学历,维修电工高级技 师;1984 年 10 月参加工作,1999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上海福新 面粉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1984 年 10 月至 2001 年 9 月任上海面粉有限公司阜丰面粉厂电工、电工组长; 2001 年 9 月至 2009 年 3 月任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机电组组长;2009 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任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2016 年 3 月 任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

制粉业

小麦制粉加工过程:原料小麦经配麦、清理杂质、着水润麦后输送到制 粉间,经磨粉机、高方筛、清粉机等设备综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将麸皮和面 粉分开,经分类收集合并形成最终的面粉和副产品。

现代制粉工艺的设计遵守“轻研细分,同质合并,循序后推”的原则, 主要是加强前路粉质量的控制,保证优质面粉的质量和提取率。现在设计的 制粉工艺普遍缩短皮磨系统,完善渣磨、尾磨系统,适当缩短心磨系统,“五 皮八芯二渣二尾四清”的工艺流程几乎成了我国的标准制粉工艺。在此基础上, 各地根据实际条件,适当调整皮磨、心磨、渣磨、尾磨系统的长短,以满足 企业对产量、质量、出粉率、耗电量等指标的不同要求。

1984 年 10 月,20 岁的万国良顶替退休的母亲,进入上海面粉有限公司 阜丰面粉厂,也就是现在的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一待就是 30 多年。他从 懵懂学徒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从一名基层电工成长为生产技术部经理。

42 岁时,万国良感受到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无法跟上工厂的发展。于是, 他萌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趁着年轻,多学一点,帮助面粉厂升级。

在家人的支持下,万国良三管齐下,攻读初级工商管理班的同时,学习 制冷中级课程,还报考了电工技术资质,最终顺利取得了本科学历及高级技 师资质。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加上万国良 30 多年的实践经验,他从企业实 际出发,为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面粉厂里的千万“金点子王”

万国良刚入行时,一直以自己身处“朝阳企业”而自豪。制粉行业作为 民生行业,虽然受到国家的重视,可是行业利润却十分微薄。在国务院“十二五” 节能减排规划发布后,万国良便开动脑筋提出了不少“金点子”,结合企业实际, 对传统设备加以革新改造,提升设备性能,实现制粉设备生产自动化升级, 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为降低能源消耗,万国良认真梳理企业情况,分析企业节能潜力和可改 善的情况。当时,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陈旧的变配电间和电网负荷已不适 应新生产能力的需要,生产耗电量大,而电网功率又未能达到所规定的标准。 因此,公司领导决定新建一座变配电间,改造老电网以解决上述问题。万国 良主动请缨,承担压力,自行施工改造和安装了 3 台电力补偿电容柜,并使 生产设备功率达到了供电部门所规定的标准。同时,他与组员把 600 多米旧 电缆运用到老变配电间改造项目上去。这一举措既为企业多创造了经济效益, 又为企业节约了 16 万余元费用。

为提高出粉率,万国良还深入研究了面粉生产过程的细节,钻研从设备 升级角度创造营收。他组织职工对磨粉机磨辊进行更新,发现公司车间 A 线 生产设备原出粉率小于 70%。于是,他结合杂质相对较多的国产小麦的实际 情况对加工设备实施技术改造,重点解决小麦清理工艺中表面清理、筛理吸 风不足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对该生产线实施创新技术改造。在 3 年时间里, 通过技术改造后精制粉出粉率平均提高了 0.023%,共多出精制粉 1 万多吨, 创经济效益达 500 多万元。

万国良还擅长借助国际、国内前沿机电设备维修理论和经验指导机电设 备维修和设备技术改造项目。他曾经提议改造面粉仓库,将现有平房仓库改 建成二层钢结构仓库,重新采用功率 6 kW自动码垛机取代原有 120 kW设备, 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电 1036800 kW·h。

公司的人提起万国良,总是称他为“金点子王”。正是依靠他与团队的“金 点子”,还有对生产过程的深入观察与透彻分析,才为企业创造出上千万元 的营业额,有效缓解了微利企业的困境,使微利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提炼“五小”工作法 培养高效队伍

万国良刚入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严格的好师傅,既传授他手艺,还常 教导他“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浮夸”。这也成为万国良后来的工作信条,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等到万国良成为集团和企业机电设备维修改造和生产工程项目技术改革 管理的专业带头人,自己开始带徒弟与团队的时候,他也传承着老师傅的精神, 要求徒弟们既要做好手艺,又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

万国良带领团队立足岗位创新,攻坚克难,通过实践摸索,总结提炼了 班组技能“五小”工作法:一是目标定位,结合团队成员的各自特点,每年 年初制订学习和培训计划,提升技能等级;二是结对互帮,通过“结对子” 互帮互助,解决技能差异,提升业务知识能力;三是“严”字管理,严格按 照用电安全制度,防止酿成设备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四是比武推进,团队 每年开展比赛,促进大家自觉学习技能;五是破解难题,在生产线上设置 难题,提高大家实践操作能力。目前,“五小”工作法已在企业中大力推广 与应用,且广受好评。

万国良带领团队为公司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2009 年,福新制粉车 间 B 线高电耗长期得不到解决,连供电局都查不出问题。在他的建议下,团 队改变惯性思维,放弃多年来外送校验电表、更换部分电表和检测部分 B 线 的做法,重新检测全部 B 线线路和电表,最终发现电耗高的原因在于 B 线一 个高压互感器精度等级为 0.5 的电表与另一个高压互感器精度等级为 0.2 的电 表不匹配造成用电数计量差异大。于是,他把高压互感器匹配为相同的 0.5 精度等级,使原来每天的 1800 度电耗差异数缩小到目前的 80 多度,每年可 以少支出 32 万元电费。

瑞士卷怎么样才能卷得好看,干文华琢磨开了,她把蛋糕胚削掉一片, 划两刀,这样卷起来就紧致好看……像这样的例子,在干文华的职业生涯里 不胜枚举。干文华说,每天都问自己,比昨天做得好吗,比同行做得好吗, 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工作永远第一位的劳模

“有同事在,我就特别踏实。”万国良笑言。2018 年夏天,他被检查出 早期肺癌,手术后休养了 3 个月。闲不住的他,身体好转后,立马又回到了 工作岗位。在他看来,回到公司,回到岗位,才最踏实。

憨厚朴实的他心系“大家”,常以大局为重。多年以来,他提出了无数的“金 点子”,改进设备,让老厂焕发新生机。因此,他经常考察其他地区面粉厂 的发展状况,挖掘好设备,汲取经验,为我所用。

设备更新,制度改革,新事物的接受总是有一个过程,万国良也有过被 质疑、不被理解的经历。而他并不气馁,选择直面挑战,一遍又一遍耐心地 为员工解释、操作,带领大家一起尽快掌握新技术,提高生产率。这种锲而 不舍的劲头,让不少员工感动了。

看到员工们上班十几分钟后,头发和脸庞都被面粉粉尘染得“花白”, 还会吸入不少面粉粉尘,万国良心里就不舒坦。这也是他奋斗至今的主要原因, 通过技术的更新,机电设备维修改造,让员工减少工作时间,也让员工在工 作中保持整洁。想法其实很简单,万国良坦言,这还需要他和团队持续不断 地努力。

作为老党员,同时还是一名劳模,万国良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总说: “个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仍然是起点,团队共同进步才是目标;要不辱使命, 要为劳模事业奋斗不止。”

2010 年 4 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

2001—2010 年率机电组连续五次获得“上海市文明班组”称号

2011 年 4 月被评为 2009-2010 年度“上海良友(集团)红旗班组”

2011 年 6 月被评为“上海市国资委系统新世纪 100 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2013 年 5 月被评为 2011—2012 年度“上海良友(集团)红旗班组”

2013 年 5 月成立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万国良机电技术创新工作室

2013 年获得“上海市首席技师千人计划项目”资助

2014 年 9 月获得“第八届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4 年 11 月成立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

2014 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5 年 11 月成立万国良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6 年 9 月成立万国良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6 年 11 月获得“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称号


成立情况

工作室建立在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的机修车间内。机修场地内配置各 类设施,如车床、铣床、刨床、大型板材切割机、铲车、磨粉机等,让大 家不断进行动手操作和结果比对(如特制设备成品),使大家对相关配件 的维修、更换、制作及现场设备异常情况的排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创新与效益

工作室团队以“劳模领衔、技术革新、服务生产经营、培育新人、创新创效”为宗旨,以创新工作室为载 体,立足岗位创新,攻难克疑。团队改进生产工艺,成功研发出墨西哥卷饼专用粉、2 号小麦饲料粉、松塔粉、 生煎专用粉、蛋糕预拌粉等,满足了上海等周边面粉市场的客户需求,创经济效益 165 万元;提高设备效能, 改 1 公斤高档面粉枕式小包装为 1.5公斤、2 公斤、5 公斤烫边立式小包装项目的竣工投产,使产品进入高端 商超市场成为现实。团队还开展职工培训,授课 30 多次,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使职工的技术 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把创新人才的个体优势成功转化为群体优势,真正实现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由个体 向团队整体转型,使群体技能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传承与推广

为了机电设备性能的持续提升和专业技术的有序传承,他在“师徒结对, 技术育人”活动的平台上大展“拳脚”,辛勤培育了一批机电技术过硬的人 才。一方面,自己不断“技术充电”,主动向国际专家和市国资委系统包起 帆、李斌等著名劳模请教学习,虚心向他们学习技术革新之长,并借鉴解决 制粉机电设备技术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实践中注重做好传、帮、 带工作,毫不保留地将机电设备技术改革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其他技术骨干, 带动他人共同进步,尤其注重班组精细、科学、长效化管理,高质量地完成 电气和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任务指标,并培养了技师 2 名、高级工 3 名。团 队成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达到 95%,形成知识共享的局面,进而使 100% 的 组员熟练掌握岗位专业技能。

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2 月,是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 革中诞生的,隶属上海良友集团的企业,是上海良友集团核心加工企业之一。 公司前身为荣氏企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福新面粉 厂和孙多森创办的阜丰面粉厂,为中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厂的发源地,曾是远 东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面粉厂。福新和阜丰两家面粉厂于 1956 年合并为上 海阜丰福新面粉厂,1966 年更名为上海面粉厂,1984 年组建成企业性的上海 市面粉公司,1997 年实行资产一体化建立为国有独资的上海面粉有限公司, 1999 年重组为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2015 年,公司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的背景下,伴随上海良友集团一起并入光明食品集团,成为光明食品集团旗 下三级子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福新与阜丰两个生产加工车间,以及福新与阜丰两个 成品仓库,日投麦量达 800 吨,原粮筒仓可库存小麦 30000 吨、面粉库容 2000 吨左右。目前,公司已成为上海具有一定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之一, 承担着社会稳粮保价的供给职能,拥有“福新”“雪雀”和“鹿桃”三大品牌, 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 30% 以上。公司曾获小麦加工企业 50 强、百年 面粉厂、中华老字号、上海市名优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等称号。2016 年, 公司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油”称号;被上海市农委认定为 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新”“雪雀”分别荣获长三角地区名优 食品称号。

  •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 邮编: 200051
  • 邮箱: jsxh1800@sina.com
  •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