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华,男,中共党员,汉族。他先后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首席技师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庆华任职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业工程师、高级技师。自 1980 年进入公司从事线路检修工作至今已有 30 多年,他技术知识全面、实战经验丰富,怀着对电力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淡泊名利,脚踏实地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书写了一名普通电力员工忠诚于电力事业的绚丽篇章。他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好评。他牵头完成了 11 项重大科技项目,包括重点攻关带电作业、特高压运维、反外损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项目,在 2009年上海世博会前浦东中环线建设等多项市政工程改造中成功应用,为各项市政工程争取宝贵时间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 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 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 带电作业的内容可分为带电测试、带电检查、带电维修等。带 电作业的对象包括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 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带电作业的主要项目有:带电更换线路 杆塔绝缘子、清扫和更换绝缘子、水冲洗绝缘子、压接修补导 线和架空地线、检测不良绝缘子、测试更换隔离开关和避雷器、 测试变压器温升及介质损耗值等。
等电位、地电位和中间电位作业
根据人体所处位置,带电作业可分为等电位作业、地电位 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时,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人处在高 压电场中,会有 危险电流流过, 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所有进入高 压电场的工作人 员都应穿全套屏 蔽服,包括衣裤、 鞋袜、帽子、手 套等。地电位作 业时,人体处于接地的杆塔或构架上,通过绝缘操作杆带电作 业,因而又称绝缘工具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工设备上带电作 业时,必须保持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 在确定安全距离及绝缘长度时,应考虑系统操作过电压及远方 落雷时的雷电过电压。中间电位作业是通过绝缘棒等工具进入 高压电场中某一区域,但还未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是前两种 作业的中间状况。
一次惨剧、缘结创新
20 多年前,在一次线路作业施工中,杨庆华的一名工友不 慎从高空坠落,此次事故造成该工友身体瘫痪。20 多岁是人一 生中最美好的季节,是实现个人价值、报效国家的黄金年龄, 而这名工友却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给他个人和家人都造成极大打击。杨庆华回忆说:“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那时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一种更可靠的安全装置,坚决避免悲 剧再次重演!”经过 1 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一种全新 的高可靠安全绳挂钩研制成功了,并成功应用于实践,取得良 好效果。
安全绳挂钩的成功研制让杨庆华深深迷恋上了创新,成为 杨庆华创新之路的开端。他说:“创新让人‘上瘾’,一旦开 始就无法停止!”由此,杨庆华便与创新结下了一生之缘。
从此,走到哪里,杨庆华身上都会揣着一本封面都已泛黄 的笔记本,及时记录下工作中的点滴经验和奇思妙想。下班回 到家之后,杨庆华便拿出笔记本继续深入推敲、反复琢磨当天 的点子。久而久之, 杨庆华成为检修公 司众人皆知、人人 点赞的发明家,人 送外号“输电线路 老法师”。“疑难 杂症,手到病除!” 工友们谈到杨庆华 时如是说。
我要让这个美丽的“神话”被全世界传颂
2007 年的 220 千伏杨新 2143/2144 线增容改造工程中,参 与工程改造的美国 3M 公司督导 Tom 捧着杨师傅的工作衣,感 慨万千地说:“我要把这个中国人创造的美丽‘神话 ',告诉 全世界的同行们!”
当年 220 千伏杨新 2143/2144 线的输送容量为 20 千瓦,不 能满足上海浦东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高负荷容量的需求,如果 按常规的增容方式增加导线截面及载流量,旧塔难以满足导线 的负载,需要推倒重建。但是,考虑到当时上海电网的接线情况, 浦东地区用电负荷量很大,停电时间不宜过长。于是,上海电 力公司联系了当时的美国 3M 公司,决定使用他们公司最新型 的铝基陶瓷芯 CCR-795 导线。这种导线具有载流量大、截面小、 比重轻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原铁塔的负载要求。这样就不需 要重建,只要进行增容改造。
然而工 程一开始,团 队就遇到了难 题。由于该新 型导线的曲率 半径极小,且 陶瓷芯为脆性 材质,因此在 展放过程中导 线不能过 30° 转角塔滑轮,这样整条线路的 7 个耐张段施工,预计需要停电 50 天,而且当时我国在工器具和施工工艺上也完全是一片空白。 “No ! No,不可能!”3M 督导 Tom 在查勘过施工现场后一 个劲儿地摇头:“你们这是在开玩笑,16 公里,我们公司提供 的工器具不够,按中国目前的机械自动化程度,加上那么复杂 的施工环境,至少需要 90 天左右的施工时间!”
工期要拖那么长时间,绝对不行!听到 Tom 这么说,大家 都很不甘心,但是一个个问题却让大家寸步难行。正当大家焦 头烂额时,当时担任输电线路生产管理组组长的杨庆华站了出 来,说道:“既然时间不够,我们就改进工艺,工器具缺乏, 我们就自己开发!”说干就干,杨师傅马上召集所有施工人员 进行分析研讨,会议中杨师傅牵头拍板,大家集思广益,最终 决定:放弃原来逐个耐张段更换导线的施工方式,优化施工段, 从原来 16 公里的 7 个放线段改为分 4 个进行施工;工艺上也 更大胆创新,通过开发的牵张一体机、多轮放线滑车及双联网 套,把张力场合和牵引场合融为一体,利用旧导线直接牵引新 型导线。杨师傅的想法很大胆,却符合当时的施工实际。现在 想来,这离不开他多年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当 大家都形成思维定式的时候,他却勇于尝试和创新。
看了修改方案后,Tom 还是摇头:“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应该没问题,可我之前在世界各地都做过很多类似的工程,全 部都是依靠高水平的机械化操作,工期方面要压缩至 25 天, 这是在开玩笑,我不相信这个方案能够成功。” Tom 的怀疑和 不屑更激发了杨师傅和整个团队的斗志。
在上海电力公司认可后,杨师傅带领团队成员根据线路走 向和铁塔排列方式重新进行施工布线,同时研制开发出针对此 次施工的新型牵张一体机,并把当时 3M 公司带来的专门为新 型导线设计的工器具进行升级改造。自主研发工器具时,杨师 傅自己试验满足要求后,每次都让 3M 督导 Tom 进行技术确认, 确保每一件工器具都万无一失。设想大胆,但在技术细节上却 谨慎认真、一丝不苟,这是杨师傅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也为工程后来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Tom 经常到工程现场,当工作顺利进行到一周而工程量却 几乎完成三分之一时,他开始有些诧异和惊讶了,常常看到他 瞪得老大的眼睛,也常常听到他开心爽朗的笑声,一直“No ! No !” 的 他, 挂 在 嘴 边 的 却 慢 慢 变 成 了:“Yes ! Yes ! Good ! Good !”
然而,老天似乎还要再考验一下大家,在施工的收尾阶段, 台风来袭,施工人员只能暂时将所有施工设备拆除,等台风过 后再重建、继续施工。当时,最生气的应该就是杨师傅了,大 家常听他嘴里念叨“哎,真是耽误了好几天呢!”他这是想为 咱们中国人,也为咱们上海电力人争口气,所以才着急啊!
苍天不负有心人,加上未施工的台风天,整个改造工程完 工最后只用了 25 天。在工程庆功宴上,Tom 举起酒杯走到杨 师傅面前,佩服地竖起大拇指:“杨,你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 能!现在,我终于理解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如何建成的了!我有 个请求,您能把工作衣送给我留个纪念吗?我要带着它,把我 的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这个中国电力人创造的美丽‘神话’, 告诉全世界的同行们!”
紧跟时代、不断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电网也不断发展,杨 师傅总能紧跟时代,将新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输电线路运检工 作中,解决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不断翻新的“疑难杂症”。
随着 1000 千伏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特高压电网 的带电作业被提上工作日程,工人们对适用于特高压电网带电 作业的新型工器具的需求异常迫切。
在 100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刚刚落户上海的时候,杨庆 华就在技术研讨会上指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以及 时消除运行隐患,对于保障跨区电力输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 要积极研发特高压交流 1000 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工艺和 工器具,适应 电网的发展需 求。” 然 而, 研发过程并非 一帆风顺,能 够适应 1000 千 伏的工器具单 体体积过于庞 大。“ 原 先 停 电施工调换绝 缘子串的施工器具笨重不绝缘,完全不适应特高压带电检修作 业。”杨庆华说,“进入电场工作,要保证人员安全,工器具 必须轻便绝缘、安装方便。”为将相对较大的单体分成一个个 小部件,每天杨庆华都和他的队员们不断地分析、计算各个部 件的受力,并在模拟线路上试验。随着相关试验工作的推进, 他们终于成功研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调换耐张绝缘子串装置, 该装置由自主研制的轻便八联钩、高强度绝缘绳和丝杆组成, 等电位作业人员利用装置勾住八分裂导线,收紧丝杆,使整串 绝缘子不受张力,分别解开单根绝缘子的导线侧和横担侧的金 具连接,实现整串绝缘子的调换。
2015 年 9 月 17 日,他和团队研发的“特高压交流直线整串绝缘子带电调换技术工艺及导线八联钩”在特高压 1000 千 伏安塘线现场试验圆满完成。工器具试验成功,这无疑是特高 压检修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不但填补了特高压 带电检修及相关工器具的空白,更使特高压 1000 千伏线路不 停电调换悬垂串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仅 如此,在上海首次带电消缺作业中所使用的新型吊篮也是杨庆 华的科研成果,他带领着团队以 500 千伏带电作业的成功经验 为基础,再一次完成了技术攻关,在特高压交流 1000 千伏带 电作业领域实现又一次突破,推动上海电力带电作业水平再上 一个新台阶。
2008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
2008 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
|
2009 年获“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 |
|
2010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
2010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2011 年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
|
2013 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劳模年度人物 |
|
2016 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
杨庆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技能大师杨庆华为核心,以多 名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为立足点,制定创新研发路线,承担多项技术难度大、工艺复 杂的科技项目的团队工作室。工作室分为工作区、展示区、资 料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工作室展示 区重点陈列丰富 多彩的创新工器 具和项目珍贵照 片,让职工(观 众)在参观的过 程中了解“杨庆 华其人”及“输 电运检工作”的 实际情况,更体现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运检技术在守护城市电 网安全、助力市政工程及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
在工作机制上,工作室有章程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总结 交流,建立了创新主导,体现群众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工作 运行机制。在活动内容上,工作室集学习培训、技术攻关、论 文撰写、专利申报、成果应用、信息共享于一体。在硬件配备上, 工作室以上海市创新工作室创建标准为依据,做到有领军人物、 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课题。工作室将一如既往地以生产实际为着眼点,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化输电线路的科技 创新程度,以先进的技术力量管理好快速增长的输电线路。今 后,工作室将在特高压巡检、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等方向进行 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是上海电网特高压、超高 压输变电设备和电缆设备等城市骨干网架的综合管理单位,其 组建源于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 是上海电力“大检修”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资产密 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其主要承担所辖 上海跨区电网直流输电线路、±500 千伏及以下直流换流站、 220 ~ 1000 千伏交流输变电设备和 110 千伏及以上电缆设备运 维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随线路架设的电力特种光缆、站内通 信机房设备的日常环境巡视,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线 路的检修组织以及其他随线路架设(敷设)光缆、站内通信设 备的检修配合工作。
国网上海检修公司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上 海世博会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能 源化工系统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文明 单位、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金杯公司”等荣誉。
杨庆华,男,中共党员,汉族。他先后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首席技师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庆华任职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业工程师、高级技师。自 1980 年进入公司从事线路检修工作至今已有 30 多年,他技术知识全面、实战经验丰富,怀着对电力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淡泊名利,脚踏实地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书写了一名普通电力员工忠诚于电力事业的绚丽篇章。他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好评。他牵头完成了 11 项重大科技项目,包括重点攻关带电作业、特高压运维、反外损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项目,在 2009年上海世博会前浦东中环线建设等多项市政工程改造中成功应用,为各项市政工程争取宝贵时间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 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 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 带电作业的内容可分为带电测试、带电检查、带电维修等。带 电作业的对象包括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 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带电作业的主要项目有:带电更换线路 杆塔绝缘子、清扫和更换绝缘子、水冲洗绝缘子、压接修补导 线和架空地线、检测不良绝缘子、测试更换隔离开关和避雷器、 测试变压器温升及介质损耗值等。
等电位、地电位和中间电位作业
根据人体所处位置,带电作业可分为等电位作业、地电位 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时,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人处在高 压电场中,会有 危险电流流过, 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所有进入高 压电场的工作人 员都应穿全套屏 蔽服,包括衣裤、 鞋袜、帽子、手 套等。地电位作 业时,人体处于接地的杆塔或构架上,通过绝缘操作杆带电作 业,因而又称绝缘工具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工设备上带电作 业时,必须保持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 在确定安全距离及绝缘长度时,应考虑系统操作过电压及远方 落雷时的雷电过电压。中间电位作业是通过绝缘棒等工具进入 高压电场中某一区域,但还未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是前两种 作业的中间状况。
一次惨剧、缘结创新
20 多年前,在一次线路作业施工中,杨庆华的一名工友不 慎从高空坠落,此次事故造成该工友身体瘫痪。20 多岁是人一 生中最美好的季节,是实现个人价值、报效国家的黄金年龄, 而这名工友却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给他个人和家人都造成极大打击。杨庆华回忆说:“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那时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一种更可靠的安全装置,坚决避免悲 剧再次重演!”经过 1 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一种全新 的高可靠安全绳挂钩研制成功了,并成功应用于实践,取得良 好效果。
安全绳挂钩的成功研制让杨庆华深深迷恋上了创新,成为 杨庆华创新之路的开端。他说:“创新让人‘上瘾’,一旦开 始就无法停止!”由此,杨庆华便与创新结下了一生之缘。
从此,走到哪里,杨庆华身上都会揣着一本封面都已泛黄 的笔记本,及时记录下工作中的点滴经验和奇思妙想。下班回 到家之后,杨庆华便拿出笔记本继续深入推敲、反复琢磨当天 的点子。久而久之, 杨庆华成为检修公 司众人皆知、人人 点赞的发明家,人 送外号“输电线路 老法师”。“疑难 杂症,手到病除!” 工友们谈到杨庆华 时如是说。
我要让这个美丽的“神话”被全世界传颂
2007 年的 220 千伏杨新 2143/2144 线增容改造工程中,参 与工程改造的美国 3M 公司督导 Tom 捧着杨师傅的工作衣,感 慨万千地说:“我要把这个中国人创造的美丽‘神话 ',告诉 全世界的同行们!”
当年 220 千伏杨新 2143/2144 线的输送容量为 20 千瓦,不 能满足上海浦东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高负荷容量的需求,如果 按常规的增容方式增加导线截面及载流量,旧塔难以满足导线 的负载,需要推倒重建。但是,考虑到当时上海电网的接线情况, 浦东地区用电负荷量很大,停电时间不宜过长。于是,上海电 力公司联系了当时的美国 3M 公司,决定使用他们公司最新型 的铝基陶瓷芯 CCR-795 导线。这种导线具有载流量大、截面小、 比重轻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原铁塔的负载要求。这样就不需 要重建,只要进行增容改造。
然而工 程一开始,团 队就遇到了难 题。由于该新 型导线的曲率 半径极小,且 陶瓷芯为脆性 材质,因此在 展放过程中导 线不能过 30° 转角塔滑轮,这样整条线路的 7 个耐张段施工,预计需要停电 50 天,而且当时我国在工器具和施工工艺上也完全是一片空白。 “No ! No,不可能!”3M 督导 Tom 在查勘过施工现场后一 个劲儿地摇头:“你们这是在开玩笑,16 公里,我们公司提供 的工器具不够,按中国目前的机械自动化程度,加上那么复杂 的施工环境,至少需要 90 天左右的施工时间!”
工期要拖那么长时间,绝对不行!听到 Tom 这么说,大家 都很不甘心,但是一个个问题却让大家寸步难行。正当大家焦 头烂额时,当时担任输电线路生产管理组组长的杨庆华站了出 来,说道:“既然时间不够,我们就改进工艺,工器具缺乏, 我们就自己开发!”说干就干,杨师傅马上召集所有施工人员 进行分析研讨,会议中杨师傅牵头拍板,大家集思广益,最终 决定:放弃原来逐个耐张段更换导线的施工方式,优化施工段, 从原来 16 公里的 7 个放线段改为分 4 个进行施工;工艺上也 更大胆创新,通过开发的牵张一体机、多轮放线滑车及双联网 套,把张力场合和牵引场合融为一体,利用旧导线直接牵引新 型导线。杨师傅的想法很大胆,却符合当时的施工实际。现在 想来,这离不开他多年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当 大家都形成思维定式的时候,他却勇于尝试和创新。
看了修改方案后,Tom 还是摇头:“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应该没问题,可我之前在世界各地都做过很多类似的工程,全 部都是依靠高水平的机械化操作,工期方面要压缩至 25 天, 这是在开玩笑,我不相信这个方案能够成功。” Tom 的怀疑和 不屑更激发了杨师傅和整个团队的斗志。
在上海电力公司认可后,杨师傅带领团队成员根据线路走 向和铁塔排列方式重新进行施工布线,同时研制开发出针对此 次施工的新型牵张一体机,并把当时 3M 公司带来的专门为新 型导线设计的工器具进行升级改造。自主研发工器具时,杨师 傅自己试验满足要求后,每次都让 3M 督导 Tom 进行技术确认, 确保每一件工器具都万无一失。设想大胆,但在技术细节上却 谨慎认真、一丝不苟,这是杨师傅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也为工程后来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Tom 经常到工程现场,当工作顺利进行到一周而工程量却 几乎完成三分之一时,他开始有些诧异和惊讶了,常常看到他 瞪得老大的眼睛,也常常听到他开心爽朗的笑声,一直“No ! No !” 的 他, 挂 在 嘴 边 的 却 慢 慢 变 成 了:“Yes ! Yes ! Good ! Good !”
然而,老天似乎还要再考验一下大家,在施工的收尾阶段, 台风来袭,施工人员只能暂时将所有施工设备拆除,等台风过 后再重建、继续施工。当时,最生气的应该就是杨师傅了,大 家常听他嘴里念叨“哎,真是耽误了好几天呢!”他这是想为 咱们中国人,也为咱们上海电力人争口气,所以才着急啊!
苍天不负有心人,加上未施工的台风天,整个改造工程完 工最后只用了 25 天。在工程庆功宴上,Tom 举起酒杯走到杨 师傅面前,佩服地竖起大拇指:“杨,你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 能!现在,我终于理解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如何建成的了!我有 个请求,您能把工作衣送给我留个纪念吗?我要带着它,把我 的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这个中国电力人创造的美丽‘神话’, 告诉全世界的同行们!”
紧跟时代、不断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电网也不断发展,杨 师傅总能紧跟时代,将新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输电线路运检工 作中,解决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不断翻新的“疑难杂症”。
随着 1000 千伏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特高压电网 的带电作业被提上工作日程,工人们对适用于特高压电网带电 作业的新型工器具的需求异常迫切。
在 100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刚刚落户上海的时候,杨庆 华就在技术研讨会上指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以及 时消除运行隐患,对于保障跨区电力输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 要积极研发特高压交流 1000 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工艺和 工器具,适应 电网的发展需 求。” 然 而, 研发过程并非 一帆风顺,能 够适应 1000 千 伏的工器具单 体体积过于庞 大。“ 原 先 停 电施工调换绝 缘子串的施工器具笨重不绝缘,完全不适应特高压带电检修作 业。”杨庆华说,“进入电场工作,要保证人员安全,工器具 必须轻便绝缘、安装方便。”为将相对较大的单体分成一个个 小部件,每天杨庆华都和他的队员们不断地分析、计算各个部 件的受力,并在模拟线路上试验。随着相关试验工作的推进, 他们终于成功研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调换耐张绝缘子串装置, 该装置由自主研制的轻便八联钩、高强度绝缘绳和丝杆组成, 等电位作业人员利用装置勾住八分裂导线,收紧丝杆,使整串 绝缘子不受张力,分别解开单根绝缘子的导线侧和横担侧的金 具连接,实现整串绝缘子的调换。
2015 年 9 月 17 日,他和团队研发的“特高压交流直线整串绝缘子带电调换技术工艺及导线八联钩”在特高压 1000 千 伏安塘线现场试验圆满完成。工器具试验成功,这无疑是特高 压检修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不但填补了特高压 带电检修及相关工器具的空白,更使特高压 1000 千伏线路不 停电调换悬垂串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仅 如此,在上海首次带电消缺作业中所使用的新型吊篮也是杨庆 华的科研成果,他带领着团队以 500 千伏带电作业的成功经验 为基础,再一次完成了技术攻关,在特高压交流 1000 千伏带 电作业领域实现又一次突破,推动上海电力带电作业水平再上 一个新台阶。
2008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
2008 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
|
2009 年获“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 |
|
2010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
2010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2011 年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
|
2013 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劳模年度人物 |
|
2016 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
杨庆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技能大师杨庆华为核心,以多 名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为立足点,制定创新研发路线,承担多项技术难度大、工艺复 杂的科技项目的团队工作室。工作室分为工作区、展示区、资 料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工作室展示 区重点陈列丰富 多彩的创新工器 具和项目珍贵照 片,让职工(观 众)在参观的过 程中了解“杨庆 华其人”及“输 电运检工作”的 实际情况,更体现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运检技术在守护城市电 网安全、助力市政工程及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
在工作机制上,工作室有章程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总结 交流,建立了创新主导,体现群众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工作 运行机制。在活动内容上,工作室集学习培训、技术攻关、论 文撰写、专利申报、成果应用、信息共享于一体。在硬件配备上, 工作室以上海市创新工作室创建标准为依据,做到有领军人物、 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课题。工作室将一如既往地以生产实际为着眼点,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化输电线路的科技 创新程度,以先进的技术力量管理好快速增长的输电线路。今 后,工作室将在特高压巡检、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等方向进行 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是上海电网特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和电缆设备等城市骨干网架的综合管理单位,其 组建源于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是上海电力“大检修”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资产密 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其主要承担所辖上海跨区电网直流输电线路、±500 千伏及以下直流换流站、 220 ~ 1000 千伏交流输变电设备和 110 千伏及以上电缆设备运维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随线路架设的电力特种光缆、站内通 信机房设备的日常环境巡视,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线路的检修组织以及其他随线路架设(敷设)光缆、站内通信设 备的检修配合工作。
国网上海检修公司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上 海世博会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能 源化工系统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文明 单位、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金杯公司”等荣誉。